一、离婚之前把财产转移给父母可以吗
在办理离婚手续前,任何一方将夫妻共有财产擅自转交给自己的父母是绝对禁止的。由于此举极有可能被视为恶意逃避夫妻共享财产的责任,因此在离婚进行财产分配时,这类当事人的行为有充分理由被视为恶意转移财产,从而导致其在财产分割中可能面临着被减少甚至完全剥夺财产份额的风险。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内,夫妻所获得的所有财产通常都应被视为夫妻共有的财产,双方均享有平等的处置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离婚后债务如何判定由谁承担
离婚后债务的承担通常根据债务的性质来判定。若该债务是夫妻共
若债务是一方的个人债务,则由该方独自承担,离婚时另一方无需负责。例如,一方因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负的债务,就属于个人债务。
在判定债务性质时,可参考债务形成的时间、用途等因素。同时,债权人也有权向离婚后的任何一方主张全部债务。若双方对债务承担有约定,且该约定不损害第三人利益的,从其约定。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明确债务的承担主体。
三、离婚后发现财产被转移怎么办
离婚后发现财产被转移,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收集证据,如转账记录、房产变更手续等,证明对方存在转移财产行为。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被转移的财产。在诉讼中,需证明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且在离婚时未被公平分割。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对方返还被转移的财产或给予相应赔偿。同时,要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从发现财产被转移之日起计算。若超过诉讼时效,可能无法获得法律支持。此外,还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进一步转移财产。总之,要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离婚前,擅自将夫妻共有财产转给父母属违法,视为恶意逃避责任。此举在财产分配时,将被视为恶意转移,可能导致财产份额减少或丧失。婚姻期间所得财产通常共有,双方平等处置。